今年上半年,我国频遭大范围较强降雨侵袭,共计16轮,其中华南地区成为强降雨重灾区之一,最近一轮强降雨才刚刚告一段落。
回顾过去数日,降雨活动主要集中于哪些地域?又是怎样逐步演变的?利用中央气象台提供的降水量实况图,可清晰复盘这一过程。例如,在6月15日14时至18日14时期间,全国降水量实况图显示,深蓝色区域代表降水量50至100毫米的地带,这部分区域不仅范围持续扩大,且100至250毫米乃至超过250毫米的降水区域亦显著增加。
自6月18日起,长江中下游区域由南向北正式迈入梅雨期,较常年略晚。据气象预测,此期间长江流域将迎来两次暴雨过程,伴随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剧烈天气,乌江、湘江、鄱阳湖流域北部及长江中下游沿岸可能遭遇大到暴雨,局部甚至有大暴雨。鉴于梅雨期间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风险高,长江中下游的防汛任务艰巨而复杂。
梅雨,作为江南6、7月份特有的持续阴雨气候现象,恰逢江南梅子成熟季,因此得名。其气象定义明确,覆盖湖北宜昌至华东沿海,南界为北纬28°,北至淮河沿线北纬34°左右,囊括了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一市。在这一区域内,还细分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和江南区。
接下来两周,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主雨带将北移,强降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段:18日至20日、21日至24日、27日至29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带将成为降雨核心区域,大到暴雨或将持续近一周。部分地区降雨量预计将超过300毫米,较常年偏多一倍以上,部分地点降雨量可能逼近或刷新6月记录。这预示着长江中下游即将迎来防汛紧要关头。
气象专家特别提醒,未来两周内,广西、湖南、安徽、江苏等地降雨量极端,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区域降雨频繁且强度大,灾害风险极高,特别是贵州、广西因前期已遭受强降雨,当前风险更高,需严密防范山洪、地质灾害等。长江中下游应加强流域防汛准备。同时,黄淮、江淮、江汉等地的降雨虽有利于缓解旱情和夏种,但仍需警惕旱涝急转现象。
至于近期天气趋势,中央气象台首席专家陈涛分析指出,随着副热带高压北移,将促使低空气流北上,导致切变线推进至长江中下游。18日至20日期间,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将显著北移,广东、福建的降雨将减弱,主要雨带则会集中在贵州、湖南至长江中下游区域,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可达250毫米以上,需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各类灾害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llx.cn/FXnW/55079.gov.cn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