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因甜蜜素在出口国接连被查,近日,中国食品在新加坡和日本接连出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均指向一种食品添加剂——甜蜜素。
6月6日,新加坡食品局下令召回更多批次来自中国的“西域果园新疆纸皮烤核桃”,因其含有甜蜜素,且安赛蜜超标。
紧接着,6月1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通知,称在进口检查中,从NINGLING COUNTY CHENYU FOOD CO., LTD.和QUANYI (SHAANXI) IMPORT AND EXPORT TRADING CO., LTD的食品中检测出甜蜜素。上述企业因此被追加到“中国产食品(甜蜜素)命令检查对象生产企业”清单中。这是自今年3月22日以来,日本连续第三个月将中国企业列入该黑名单。
甜蜜素于1937年由伊利诺伊大学学生麦克尔·斯维达发现,原本是为了发明一种新的退烧药。1950年代,甜蜜素开始应用于软性饮料工业,1960年代成为一般性代糖。然而,1966年的研究发现甜蜜素在肠菌作用下分解可能产生慢性毒性的环己胺。196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委员会收到了甜蜜素和糖精混合物可致膀胱癌的动物实验证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随即发布全面禁用令。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也随后禁用了甜蜜素。
198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对甜蜜素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设定其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11mg/kg/day,即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摄取不应超过0.6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2017版),甜蜜素被归类为三类致癌物,即“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虽然甜蜜素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已被全面禁用,但新加坡则不允许在坚果中使用。然而,我国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甜蜜素,但在白酒中添加甜蜜素是被严格禁止的。白酒应通过酿造而成,掺入甜蜜素不仅能提升口感,还能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导致部分酒厂以次充好。
由于传统的气谱色相检测法落后,无法有效检测白酒中的甜蜜素,部分厂家因此肆无忌惮地添加。然而,2016年12月23日发布的新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 5009.97-2016)标志着监管技术的突破。新标准采用了毛细管柱分析、优化样品处理、增加液相色谱法等新方法,使得检测更加准确。
新标准实施后,各地纷纷爆出白酒违规添加甜蜜素的新闻,包括“酒鬼酒”、“四特酒”、“孔府家酒”等知名品牌都曾身陷其中。据《消费者报道》统计,新标准实施后,共抽检发现不合格白酒316批次,其中因甜蜜素不合格的占近38%。
最新版的食品中甜蜜素的测定标准已于2024年3月6日实施,使得违法添加甜蜜素的行为更加难以隐匿。
食品安全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目前看似无解的问题终将迎刃而解。人类将继续在食品安全领域不断探索,确保公众健康和安全。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llx.cn/TgZA/50797.gov.cn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