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就业公共服务还有较大优化和发展空间。不同地域的资源禀赋、社区人员构成以及劳动者的需求各不相同,各地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重点也应有所差异。
云南省通过建设就业“幸福里”社区,在帮助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提升了基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目前,云南已建成多个就业“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不少务工者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这些服务站通过搭建就业桥梁,解决劳动者的子女照料问题,并提供技能培训,增强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尽管大多数劳动者通过自主就业、市场调节等方式实现了稳定就业,但高质量充分就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某些行业存在招工难、就业难问题,部分技能单一或年龄较大的劳动者难以找到稳定工作,农民工在返乡就业和进城务工之间徘徊,一些劳动者面临工作与生活无法兼顾的问题。因此,就地就近找到一个稳定的、更有利于兼顾工作和生活的岗位成为许多劳动者的期盼,这也对加强和推动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些地方已经在这一领域积累了经验。比如,工会通过打造“零工客栈”,搭建起灵活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人社、交通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协同发力,丰富“司机之家”“工会驿站”的服务功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社区,提供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第三方服务。这些举措使得“家门口”就业越来越成为现实。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要根据区位特点、人群特征和服务半径布局服务设施和人员队伍,将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纳入基层民生保障服务事项,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希望更多地方能够在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的供给和优化上展现创新,帮助更多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共同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llx.cn/qYhD/167350.gov.cn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