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三项财政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债务置换不仅减轻了直接的利息负担,还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债务置换有助于地方政府轻装上阵,将视野从短期化债、“三保”延伸至中长期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税基重塑。此次债务置换规模超预期,财政政策和化债思路的重大转变也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这种改变会影响政府行为、改变政策方向力度和节奏,使地方政府能以更大的财力和精力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除了12万亿元的化债政策,蓝佛安还提到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具体措施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并拓宽投向领域,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和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罗志恒表示,结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明年的财政政策值得期待,政策力度应该不小。他预计赤字率突破3%非常必要且有较大可能性。这不仅是狭义赤字率,广义赤ジ率也会明显提升。实际上,蓝佛安的讲话已经作出预期引导,并透露了下一阶段财政政策的方向。
对于市场观点认为此次化债仅是存量结构调整,对地方的利好有限,罗志恒指出,此次债务置换计划在五年内化解12万亿元隐性债务,规模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通过债务置换,隐性债务规模大幅降低,基本实现了隐性债务显性化。债务置换不仅减轻了直接的利息负担,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能够轻装上阵,将视野从短期化债、“三保”延伸到中长期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税基重塑。
罗志恒进一步解释,此次债务置换意义重大,体现在四个方面:提高了债务的公开透明度和规范性,降低了风险;节约了利息支出;减轻了地方政府化债压力,使其能腾出更多财力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改善了营商环境,减少了部分地区“乱罚款、乱收费”现象。这些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能力和积极性。
关于化债工作思路的根本转变,罗志恒指出,政策方向从防风险为主转向了更好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从“化债中发展”转向了“发展中化债”。这些变化源于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形势的把握。尽管前期一揽子化债取得诸多成效,但当前形势导致地方政府面临严峻挑战,必须从应急处置转向主动化解,从点状排雷转向整体除险。此外,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转型和总需求不足也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债务还本付息难度。
罗志恒认为,未来财政政策思路的调整意味着将把稳增长和促发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财政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及其逆周期调节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他表示,可以预期明年的财政政策力度不小,赤字率突破3%非常有必要且有可能。他还建议财政政策应盯住支出增速目标,更多采用支出政策而非收入端的减税降费政策,并优化支出结构,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和消费并重。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llx.cn/sMWh/173048.gov.cn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