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高校学生反映,毕业前夕,他们承担起了请导师与同窗聚餐的习俗,人均消费可高达数百乃至上千元,这一所谓的“谢师宴”被视为某些院校中的年度惯例,给学生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来自上海某高校的沈书正忙于筹备今年的谢师宴,他和六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伙伴计划邀请四十多位师生共享盛宴,预算每人需支出500至1000元,此外还需准备师门礼物及鲜花酒水,总开销不菲。尽管导师平时也会宴请学生,但谢师宴通常由学生出资。因尚未就业,沈书的资金来源于父母,对此他感到颇为尴尬。沈书透露,宴请名单中不仅包含所有导师和师娘,还包括同组的所有学生,这是他们师门的一项传统活动。尽管沈书并不热衷于此,但出于对导师的尊重,他还是选择了参与。
7人毕业花上万元请师门40多人吃饭 谢师宴变味了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湖南某高校硕士毕业生米航身上,她与三位同学共同筹办了谢师宴,招待了二十多位师生,人均花费约1500元。尽管她们已尽力降低了聚会的标准,但这笔费用仍让米航感到了沉重的财务压力。米航同样表达了对“谢师宴”这一传统的无奈遵守。
湖北某高校的林静明则分享,谢师宴上的重头戏似乎是轮流敬酒与祝福,而食物质量往往被忽视,大部分开销实际上消耗在了酒水上。尽管如此,鉴于缺席可能引发的非议,她还是参与了这场每年例行的活动。林静明提及,部分导师能体谅学生经济,选择性价比高的餐厅,甚至自费宴请学生,但她并未遇到这样体贴的导师。
沈书和米航均表示,对大规模、高消费的谢师宴持保留态度,认为个人化的感谢方式更为恰当。
西南财经大学的陈晶环副教授指出,部分高校的谢师宴已偏离初衷,变成了一种面子工程或攀比行为,商家的推波助澜更是加剧了这一风气的奢侈化。他认为,教师应以学术成就和学生发展为荣,而非追求奢华的谢师宴。近年来,相关部门已出台政策反对高价谢师宴,陈教授呼吁高校教师应遵守相关规定,树立良好风气,并建议学校引导学生采取更适宜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减轻其经济与人情负担。
陈教授强调,感谢导师的方式多种多样,真诚且符合自身经济条件的表达方式更为可取,不鼓励通过承担不起的昂贵谢师宴来展现感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llx.cn/SeDD/55825.gov.cn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