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豪放,其凸显出的恢宏气势和宽阔视野,正是张家口长城内涵的写照。
“欲把舆图求胜概,张城第一塞垣冲。”张家口长城前后跨越2000余年,全长1804公里,建筑形制完备、防御体系庞大,被誉为“中国历代长城博物馆”,军事功能不言而喻。然而,作为张家口长城的代表,大境门的一个“门”字,便折射出这段长城的永恒主题——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开门是为了来往。”张家口市桥西区政府文化旅游顾问、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刘振瑛一语中的,“长城是一条界线、一个秩序、一条纽带,其根本目的是阻止战争、促进民族融合发展。”
大境门前,广场宽阔,一场文艺演出正在进行,热闹非凡。“几百年前,这里更加热闹,那时,大境门内外商号店铺林立,牛马骆驼成群,货物堆积如山。”大境门景区讲解员刘晓娟笑道。
谁能想到呢?清朝时大境门长城边会有数个国家的领事馆、44家外国商行、1500多家店铺,年贸易额最高达到1.5亿两白银(折合人民币约140多亿元)。
站在门前仰望,“大好河山”四个大字激荡人心,却没看到关口常见的巍峨城楼。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万里长城四大雄关的大境门,“雄”在哪里?
“它是‘万里长城第一门’!明代长城130多个重要关隘,其它都以‘关’或‘口’命名,这里是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刘晓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从清代开始,长城基本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著名的“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张家口至库伦,库伦即现在的乌兰巴托)形成,长城内外贸易日盛。为沟通内地与草原,清王朝在地势平坦处扒开长城城墙,修了长城线上最大的门,“因为原有的门太小,过不了众多的车马”。
自此,大境门成为万里长城一个十分特殊的关口,成就张家口成为“北方旱码头”“华北第二商埠”。长城有了新的文化内涵。
穿过宽达7米的门洞,一幅古香古色、古今交融的市井画卷展现在眼前。借北京冬奥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东风,张家口积极打造新的长城文化IP,明德口街再现当年大境门辉煌商贸情景,传统建筑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各类长城特色文创产品大受追捧。
时光流转,穿越百年,大境门再现繁华,依然是张家口的象征和名片。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llx.cn/fEqI/54487.gov.cn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