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公报显示,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
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要地区,实施了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修复治理面积6.7万平方千米。同时,协同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三北”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重点海域,通过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全国整治修复海岸线约1680千米、滨海湿地约500平方千米。我国红树林地面积增长至302.7平方千米,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长的国家之一。
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域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也在进行中,全国累计完成修复治理面积超过3200平方千米,推动采矿废弃土地利用和综合治理。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国共整治土地2520平方千米,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此外,还开展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全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助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迈出重要步伐。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王磊表示,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实施“大美自然”建设重大行动,助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治理继续作出中国贡献。
我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根据《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30%,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等省(自治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包括近岸海域约8.5万平方千米、近岸海域外约6.6万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具有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岸防护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及海岸侵蚀、沙源流失等海洋生态极脆弱区。
福建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例如,位于厦门岛东北部的五缘湾曾经是一片“烂潮滩”,通过综合实施陆海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如今五缘湾片区生态用地面积比开发前增加了两倍多,城市绿地率从5.4%升至13%以上。再如,福建漳州的东山岛曾因乱占海区搞水产养殖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推进“三湾整治”“五海”资源保护行动,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樱花茶园是福建省传统花卉之乡。过去由于花农无序取土,导致局部区域水土流失严重。2021年,龙岩市组织实施了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鼓励花农采用钢架温室大棚,减少树木采伐,并引导使用现代花卉种植技术,减少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如今,福建全省森林覆盖率65.12%,连续45年居全国首位,全省已有4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县)。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llx.cn/rFZh/168498.gov.cn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